写作这件事,从来不是靠堆砌华丽辞藻就能得高分的,真正的好文章,往往在简洁中见功力,在平实中显深度,所谓“小作文七分”,指的正是这种看似轻巧却暗含章法的表达方式——它不追求宏大叙事,而是用精准的语言、清晰的逻辑和真实的细节打动读者。
许多人误以为高分作文必须辞藻华丽、引经据典,其实不然,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,核心在于三点:内容是否切题、逻辑是否连贯、表达是否准确。
-
切题是底线
跑题的作文,哪怕文笔再好也是徒劳,比如题目要求写“环保”,却大谈科技进步,这就是典型的偏离主题,七分的作文首先得紧扣题目,每一段都服务于核心观点。 -
逻辑是骨架
好文章像一棵树,主干清晰,枝叶分明,段落之间要有递进或因果关系,避免跳跃式叙述,比如写“坚持的意义”,可以先定义坚持,再举实例,最后分析影响,层层推进。 -
语言是血肉
精准的表达比华丽的修辞更重要,与其用“绚丽多彩的晚霞”,不如写“天边泛着橘红的光”——后者更具体,也更易引发共鸣。
如何写出七分作文?
-
从生活中找素材
真实的故事最能打动人,与其编造“雨中送伞”的俗套情节,不如写自己如何因为一次失败而重新振作,细节越真实,文章越有生命力。 -
用短句代替长句
冗长的句子容易让读者迷失。“尽管天气非常恶劣,但为了完成使命,他依然冒着狂风暴雨前行。”可以改为:“风很大,雨很急,他没停,继续往前走。”短句更有力量。 -
少用形容词,多用动词
动词能让文字“活”起来,她非常高兴地跳了起来”不如“她蹦起来,笑出了声”,后者画面感更强。
避开低分陷阱
-
避免空泛的议论
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”“社会需要正能量”这类套话缺乏信息量,要具体,“共享单车的普及,让最后一公里问题有了新解法。” -
别滥用网络用语
“绝绝子”“yyds”在考试或正式写作中会显得轻浮,书面语需要庄重感,哪怕写“小作文”也不例外。 -
忌堆砌名言
引用一两句名言能画龙点睛,但通篇都是“鲁迅说”“爱因斯坦曾言”,反而显得像拼凑,自己的思考才是重点。
七分的背后是态度
写作技巧可以学习,但对文字的敬畏心却需要自己培养,敷衍了事的文章,读者一眼就能看穿,比如同样写“母亲”,有人只会写“妈妈很辛苦”,有人却能描述“她晾衣服时总踮着脚,袖口被水打湿一片”,后者之所以动人,是因为作者真正观察过生活。
从七分到九分的距离
如果想突破七分,还需在两方面下功夫:
-
观点的独特性
大多数人写“勤奋”,你就写“勤奋的边界”;别人谈“成功”,你可以讨论“失败的价值”,角度新颖,文章自然脱颖而出。 -
情感的克制与爆发
好文章不是一直煽情,而是在关键处一击即中,比如描写离别,不必全程哀伤,只需在结尾写一句“车门关上时,她抬手擦了擦窗玻璃”——这一细节足以让人心头一颤。
写作如烹饪,火候太猛易焦,太弱则生,七分的作文,讲究的是恰到好处:不刻意炫技,不矫揉造作,用扎实的内容和真诚的态度赢得认可。
真正的好文字,从来不是为了分数而写,而是为了记录、表达与沟通,当你放下对高分的执念,专注于把一件事说清楚、讲生动时,七分或许只是起点。